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深圳宏鼎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755-83206077在线QQ:3185634884
- 作者:
- 来源: 同花顺
- 日期: 2015-12-02
- 浏览次数: 1246次
※避免供给侧改革认识的三大误区
自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频词。
在此番供给侧改革被中央明确提出的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组织召开座谈会,作为国内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较早倡导者,经济学家、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应邀参加。其在会上作了《从供给侧改革全面降低企业成本开展经济增长新周期》的汇报。
供给侧改革为何在此时提出?其内涵又是什么?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哪些误区?21世纪经济报道就此专访了滕泰。
在他看来,实际对中国而言,劳动力、土地、资金、管理、技术这五大要素都不缺,只是受到了包括高行政成本、高税收和高融资成本等在内的供给约束,尤其是在制度管理上,中国很多供给抑制实际是制度约束形成的。
“因此,要改善供给体系,不是靠政府规划,而是要打破垄断和管制,解除供给抑制,让市场自由竞争”,滕泰说,“只有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管好自己的事,才能释放财富源泉,开启经济增长新周期。”
避免供给侧改革认识的三大误区
《21世纪》: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到现在中央明确提出供给侧改革,促成供给侧改革导向明确的因素是什么?
滕泰:从2013年“钱荒”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也在推动中长期改革,比如说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审批,还有供给学派主张的中小企业减税,但主要还是采用扩张投资、降息降准这样一些政策。
但实践证明,这些需求侧的扩张政策跟5年前乃至更早的2008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边际效应在递减。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供给结构进入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的阶段,导致进入持续五年下行周期。
在这种背景下,明确转向供给侧改革的结构性政策,既是抓住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也是必然的选择。
《21世纪》:从半个月前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到现在,这一概念迅速升温并引起广泛讨论。在你看来,外界的认识有无误区?
滕泰:目前来说还谈不上误区,但是未来产生认识误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第一个误区,过度炒概念。各个流派的学者,大家都从自己角度来解释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概念或学术层面,对推动改革是难有意义的。
第二个误区,就是将供给侧改革等同于新计划手段。如果相关的部门和地方政府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搞规划,开始用政府之手有代替市场之手,可能会走向新供给主义倡导的“放松供给约束和解除供给抑制”的反面,变成了新计划手段干预经济的借口,现在已经有人提出了这种担忧。
第三个可能的误区,因为强调供给侧改革,而忽略了需求侧。中国经济其实也存在明显的需求不足,也就是说,主张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忽视经济增长的另一面,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虽不是财富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但也是产品销售和价值实现的条件。所以,主张供给侧改革,不能将其与需求侧刺激相对立,实际在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等扩大总需求手段还是有很大空间。
以制度改革提高五大生产要素效率
《21世纪》:供给侧改革的内涵是什么?对于中国而言,从供给端发力的动力在哪里?
滕泰:第一,刺激新供给新动力,形成新需求新市场。在美国,知识财富、信息财富、文化财富、金融财富以及其它的社会服务业等五大软财富行业占到了总量的79%,而中国只占49%,实际这是未来的真正增长空间。
第二,要通过市场化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让更多生产要素从供给老化和供给成熟的行业,转移到新供给形成行业,从而带动经济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
第三,取消供给约束,要通过下大力气减少行政审批,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大规模减税,减少其对有效供给的约束。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融资成本,就会有几十万家企业扭转为盈;每降低一两个点的税收,就会有上百万家企业焕发生机;每取消一批行政管制,就会有更多有效供给迸发出来。
第四,要深入推进要素市场改革,让五大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从人口、土地、资金、管理、技术这五大财富源泉,以及包括知识财富、信息财富、文化财富、金融财富以及其它的社会服务业等在内的五个软财富领域,和一些供给抑制比较严重的行业入手,通过改革提高要素供给效率。
第五,要贯彻公平分配理念。按照财富源泉和要素贡献程度,或者说要素边际产出来进行分配,对那些权力和腐败之类不创造财富的东西,要斩断它们的索取之手。
《21世纪》:新供给倡导破旧立新,但一般新产业培育尚需10年之久。而当下中国经济仍在下行,该如何解决长短期动力的问题?
解决短期增长动力问题,最有效办法就是减税。减税是灵丹妙药,政府要下决心。而长期动力孵化,要靠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要靠供给结构调整,还要靠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新供给形成也并不需要那么长时间,而且中国日常生活中新的供给正在形成。
※中船发布首艘智能示范船
12月1日,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办的智能船舶发展论坛暨智能示范船i—DOLPHIN船型发布会在沪举行,标志着我国建造的全球真正意义上的首艘智能船舶进入设计建造阶段。
智能“基因”贯穿始终
智能船舶属于《中国制造2025》中重点发展的高技术船舶,代表了船舶未来的方向。据介绍,智能船舶以“大数据”为基础,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船舶智能化的感知、判断分析以及决策和控制,从而更好地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及效率。
38800吨智能船项目是中船集团创新计划的第一个民品项目。该项目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牵头,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中船动力研究院、沪东重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将通过研究智能船舶关键技术,开发一型绿色节能的智能示范船,并以绿色海豚38800吨散货船为平台,实现智能示范船的实船建造。
目前,38800吨智能船的合同设计和全船技术规格书、智能管理和控制系统订货技术规格书已经完成,部分模块已经实现了实船试用试装,并确定了建造智能示范船的商业模式。
中船系统院平台系统研究所智能维护研究室工程师魏慕恒介绍说,这艘38800吨散货船将不仅成为我国的首艘智能船舶,也将成为全球真正意义上的首艘智能船舶。该项目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智能系统的统筹布局,进行智能感知体系、智能分析体系和智能决策体系的优化,形成一个强大、高效的智能平台,能将“智能”理念贯穿于船舶的整个生命周期。
造船大国“必争之地”
工业产品正从“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跃进,船舶产品也不例外。智能船舶决定了各国船舶工业在未来船舶市场的地位,因而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的“必争之地”。
据了解,为在智能船舶市场抢占先机,日本、韩国、中国及欧美国家的不少船级社、造船及船机企业,均积极投身于智能船舶的研制中。其中,日本船级社、现代重工、曼公司、卡特彼勒、ABB等在这一领域比较活跃。我国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也都开展了相关的智能船舶项目。
今年9月,中船系统研究院与招商局集团所属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开展“船舶智能化、航运智能化”战略合作的协议,推进产网融合,并在新造船舶上开展智能化技术的试点应用,探索大数据时代航运信息化之路。
此次38800吨智能船项目的“落地”,更是将我国的智能船舶研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据悉,38800吨智能船将于2016年9月开工,2017年交付。业内人士表示,这一项目的完成将大大提升我国智能船舶研制水平。
※中国医药600056总裁高渝文:将打造工商贸一体化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医药产业“十三五”规划即将落地之际,各大药企自身的新一轮五年规划也正紧锣密鼓地酝酿出台。
近日,中国医药总裁高渝文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专访,就公司即将发布的“十三五”战略规划进行了简要阐释。他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医药将通过全球配置资源,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以独具国际化和协同力引领的产业群组合优势,打造工商贸一体化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我们希望利用自己的业务基础和业务优势,走出一条与其他两家(医药)央企有差异化的发展路径,”高渝文强调。
“三特色”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
可以说,不管是历史渊源还是发展路径,都让中国医药形成了与其他医药央企颇有差异的业务基础与独特优势。而在新的战略蓝图中,中国医药也有意着力于这种差异化或者说竞争优势能力的培养和强化。
高渝文表示,为了进一步强化与华润医药、国药集团的差异化定位,中国医药将着力培养三大核心能力:国际化特色、协同性及产业群组合。
国际化可谓中国医药相比其他两家医药央企最为显著的优势。“中国医药在国际市场上有声誉,也有丰富的国际商务经验和网络优势,所以在业务发展中还是要突出国际化。”高渝文指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深入开发北美、亚非、拉美等国家的市场和政府采购机会,形成强劲的国际市场渠道能力及医药产品和服务集成能力;同时,深度挖掘国际医药产品、服务和资本资源,运用国内渠道和本土化优势,构建掌控和引入国际优质医药资源的实力。
在协同性方面,“目前工商贸一体化产业链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的业务协同,把工、商、贸三大板块中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优势。”
“国际化其实就是全球配置资源,协同性主要是业务协同和外部整合的协同,而产业群组合则是业务布局的事。”高渝文表示,“在此基础上,公司也更名为‘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延伸至全产业链的重要主导环节来布局,除了工商贸,还要进一步往上延伸,像研发等。把这些组合起来,为不同的客户同时提供组合性的产业链和需求,这样比其他的医药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更完整、更及时。”
多个并购项目蓄势待发
2015年是医药行业并购“大年”,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光今年下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就有126家上市公司涉及并购重组事项。事实上,在2014年年报中,中国医药也曾表示力促投资并购取得突破将成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不过,在外界看来,自年初推出定增方案,计划募资17.36亿元收购大股东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医药资产武汉鑫益45.37%的股权并补充流动资金之后,公司似乎再未有新的大动作。
“关于投资并购,实际上今年动作也不小,公司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已储备了一批项目,相关工作也正在推进中,目前主要是在履行程序,希望年底能够有所收获。”高渝文解释道。他同时表示,“公司对项目的选择非常审慎,我们也不愿意炒价格,希望能够有一个合理的收购成本,项目推进相对慢一些主要是这两方面原因。”值得关注的是,为实现“十三五”战略目标,中国医药将并购整合放在与内生增长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意图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发展—增值循环—滚动跃升”的产业和资本循环模式,实现产业和资本经营双轮承载的快速滚动发展。
对于未来的并购战略,高渝文透露,在商业板块上,主要是从重点区域布局、现有网络完善和增加盈利能力强的业务模式三方面出发来考虑并购,工业板块的并购目标是品种有特色的、市场潜力大、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国际贸易板块的并购则主要围绕市场开发和产业延伸,“海外并购的机会,我们也正在积极探索。”
“公司每年都做战略规划的编制,最远已经做到了2020年。每年的业绩增长目标都是按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内生增长率在规划,如果并购中有突破的话,就会翻番,”高渝文道。
来自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在中国医药对风险收益不匹配、经营特色不突出及非主营业务进行了大幅度清理的情况下,仍实现了营业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长13.1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17亿元,同比大增22.78。
自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频词。
在此番供给侧改革被中央明确提出的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组织召开座谈会,作为国内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较早倡导者,经济学家、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应邀参加。其在会上作了《从供给侧改革全面降低企业成本开展经济增长新周期》的汇报。
供给侧改革为何在此时提出?其内涵又是什么?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哪些误区?21世纪经济报道就此专访了滕泰。
在他看来,实际对中国而言,劳动力、土地、资金、管理、技术这五大要素都不缺,只是受到了包括高行政成本、高税收和高融资成本等在内的供给约束,尤其是在制度管理上,中国很多供给抑制实际是制度约束形成的。
“因此,要改善供给体系,不是靠政府规划,而是要打破垄断和管制,解除供给抑制,让市场自由竞争”,滕泰说,“只有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管好自己的事,才能释放财富源泉,开启经济增长新周期。”
避免供给侧改革认识的三大误区
《21世纪》: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到现在中央明确提出供给侧改革,促成供给侧改革导向明确的因素是什么?
滕泰:从2013年“钱荒”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也在推动中长期改革,比如说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审批,还有供给学派主张的中小企业减税,但主要还是采用扩张投资、降息降准这样一些政策。
但实践证明,这些需求侧的扩张政策跟5年前乃至更早的2008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边际效应在递减。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供给结构进入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的阶段,导致进入持续五年下行周期。
在这种背景下,明确转向供给侧改革的结构性政策,既是抓住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也是必然的选择。
《21世纪》:从半个月前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到现在,这一概念迅速升温并引起广泛讨论。在你看来,外界的认识有无误区?
滕泰:目前来说还谈不上误区,但是未来产生认识误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第一个误区,过度炒概念。各个流派的学者,大家都从自己角度来解释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概念或学术层面,对推动改革是难有意义的。
第二个误区,就是将供给侧改革等同于新计划手段。如果相关的部门和地方政府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搞规划,开始用政府之手有代替市场之手,可能会走向新供给主义倡导的“放松供给约束和解除供给抑制”的反面,变成了新计划手段干预经济的借口,现在已经有人提出了这种担忧。
第三个可能的误区,因为强调供给侧改革,而忽略了需求侧。中国经济其实也存在明显的需求不足,也就是说,主张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忽视经济增长的另一面,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虽不是财富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但也是产品销售和价值实现的条件。所以,主张供给侧改革,不能将其与需求侧刺激相对立,实际在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等扩大总需求手段还是有很大空间。
以制度改革提高五大生产要素效率
《21世纪》:供给侧改革的内涵是什么?对于中国而言,从供给端发力的动力在哪里?
滕泰:第一,刺激新供给新动力,形成新需求新市场。在美国,知识财富、信息财富、文化财富、金融财富以及其它的社会服务业等五大软财富行业占到了总量的79%,而中国只占49%,实际这是未来的真正增长空间。
第二,要通过市场化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让更多生产要素从供给老化和供给成熟的行业,转移到新供给形成行业,从而带动经济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
第三,取消供给约束,要通过下大力气减少行政审批,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大规模减税,减少其对有效供给的约束。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融资成本,就会有几十万家企业扭转为盈;每降低一两个点的税收,就会有上百万家企业焕发生机;每取消一批行政管制,就会有更多有效供给迸发出来。
第四,要深入推进要素市场改革,让五大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从人口、土地、资金、管理、技术这五大财富源泉,以及包括知识财富、信息财富、文化财富、金融财富以及其它的社会服务业等在内的五个软财富领域,和一些供给抑制比较严重的行业入手,通过改革提高要素供给效率。
第五,要贯彻公平分配理念。按照财富源泉和要素贡献程度,或者说要素边际产出来进行分配,对那些权力和腐败之类不创造财富的东西,要斩断它们的索取之手。
《21世纪》:新供给倡导破旧立新,但一般新产业培育尚需10年之久。而当下中国经济仍在下行,该如何解决长短期动力的问题?
解决短期增长动力问题,最有效办法就是减税。减税是灵丹妙药,政府要下决心。而长期动力孵化,要靠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要靠供给结构调整,还要靠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新供给形成也并不需要那么长时间,而且中国日常生活中新的供给正在形成。
※中船发布首艘智能示范船
12月1日,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办的智能船舶发展论坛暨智能示范船i—DOLPHIN船型发布会在沪举行,标志着我国建造的全球真正意义上的首艘智能船舶进入设计建造阶段。
智能“基因”贯穿始终
智能船舶属于《中国制造2025》中重点发展的高技术船舶,代表了船舶未来的方向。据介绍,智能船舶以“大数据”为基础,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船舶智能化的感知、判断分析以及决策和控制,从而更好地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及效率。
38800吨智能船项目是中船集团创新计划的第一个民品项目。该项目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牵头,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中船动力研究院、沪东重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将通过研究智能船舶关键技术,开发一型绿色节能的智能示范船,并以绿色海豚38800吨散货船为平台,实现智能示范船的实船建造。
目前,38800吨智能船的合同设计和全船技术规格书、智能管理和控制系统订货技术规格书已经完成,部分模块已经实现了实船试用试装,并确定了建造智能示范船的商业模式。
中船系统院平台系统研究所智能维护研究室工程师魏慕恒介绍说,这艘38800吨散货船将不仅成为我国的首艘智能船舶,也将成为全球真正意义上的首艘智能船舶。该项目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智能系统的统筹布局,进行智能感知体系、智能分析体系和智能决策体系的优化,形成一个强大、高效的智能平台,能将“智能”理念贯穿于船舶的整个生命周期。
造船大国“必争之地”
工业产品正从“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跃进,船舶产品也不例外。智能船舶决定了各国船舶工业在未来船舶市场的地位,因而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的“必争之地”。
据了解,为在智能船舶市场抢占先机,日本、韩国、中国及欧美国家的不少船级社、造船及船机企业,均积极投身于智能船舶的研制中。其中,日本船级社、现代重工、曼公司、卡特彼勒、ABB等在这一领域比较活跃。我国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也都开展了相关的智能船舶项目。
今年9月,中船系统研究院与招商局集团所属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开展“船舶智能化、航运智能化”战略合作的协议,推进产网融合,并在新造船舶上开展智能化技术的试点应用,探索大数据时代航运信息化之路。
此次38800吨智能船项目的“落地”,更是将我国的智能船舶研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据悉,38800吨智能船将于2016年9月开工,2017年交付。业内人士表示,这一项目的完成将大大提升我国智能船舶研制水平。
※中国医药600056总裁高渝文:将打造工商贸一体化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医药产业“十三五”规划即将落地之际,各大药企自身的新一轮五年规划也正紧锣密鼓地酝酿出台。
近日,中国医药总裁高渝文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专访,就公司即将发布的“十三五”战略规划进行了简要阐释。他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医药将通过全球配置资源,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以独具国际化和协同力引领的产业群组合优势,打造工商贸一体化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我们希望利用自己的业务基础和业务优势,走出一条与其他两家(医药)央企有差异化的发展路径,”高渝文强调。
“三特色”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
可以说,不管是历史渊源还是发展路径,都让中国医药形成了与其他医药央企颇有差异的业务基础与独特优势。而在新的战略蓝图中,中国医药也有意着力于这种差异化或者说竞争优势能力的培养和强化。
高渝文表示,为了进一步强化与华润医药、国药集团的差异化定位,中国医药将着力培养三大核心能力:国际化特色、协同性及产业群组合。
国际化可谓中国医药相比其他两家医药央企最为显著的优势。“中国医药在国际市场上有声誉,也有丰富的国际商务经验和网络优势,所以在业务发展中还是要突出国际化。”高渝文指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深入开发北美、亚非、拉美等国家的市场和政府采购机会,形成强劲的国际市场渠道能力及医药产品和服务集成能力;同时,深度挖掘国际医药产品、服务和资本资源,运用国内渠道和本土化优势,构建掌控和引入国际优质医药资源的实力。
在协同性方面,“目前工商贸一体化产业链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的业务协同,把工、商、贸三大板块中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优势。”
“国际化其实就是全球配置资源,协同性主要是业务协同和外部整合的协同,而产业群组合则是业务布局的事。”高渝文表示,“在此基础上,公司也更名为‘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延伸至全产业链的重要主导环节来布局,除了工商贸,还要进一步往上延伸,像研发等。把这些组合起来,为不同的客户同时提供组合性的产业链和需求,这样比其他的医药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更完整、更及时。”
多个并购项目蓄势待发
2015年是医药行业并购“大年”,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光今年下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就有126家上市公司涉及并购重组事项。事实上,在2014年年报中,中国医药也曾表示力促投资并购取得突破将成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不过,在外界看来,自年初推出定增方案,计划募资17.36亿元收购大股东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医药资产武汉鑫益45.37%的股权并补充流动资金之后,公司似乎再未有新的大动作。
“关于投资并购,实际上今年动作也不小,公司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已储备了一批项目,相关工作也正在推进中,目前主要是在履行程序,希望年底能够有所收获。”高渝文解释道。他同时表示,“公司对项目的选择非常审慎,我们也不愿意炒价格,希望能够有一个合理的收购成本,项目推进相对慢一些主要是这两方面原因。”值得关注的是,为实现“十三五”战略目标,中国医药将并购整合放在与内生增长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意图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发展—增值循环—滚动跃升”的产业和资本循环模式,实现产业和资本经营双轮承载的快速滚动发展。
对于未来的并购战略,高渝文透露,在商业板块上,主要是从重点区域布局、现有网络完善和增加盈利能力强的业务模式三方面出发来考虑并购,工业板块的并购目标是品种有特色的、市场潜力大、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国际贸易板块的并购则主要围绕市场开发和产业延伸,“海外并购的机会,我们也正在积极探索。”
“公司每年都做战略规划的编制,最远已经做到了2020年。每年的业绩增长目标都是按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内生增长率在规划,如果并购中有突破的话,就会翻番,”高渝文道。
来自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在中国医药对风险收益不匹配、经营特色不突出及非主营业务进行了大幅度清理的情况下,仍实现了营业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长13.1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17亿元,同比大增22.78。
上一篇: 【晨讯】20151211
下一篇: 【研究】宏鼎观点1127
Copyright © 深圳宏鼎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62544号
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二道6号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网站建设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