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深圳宏鼎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0755-83206077在线QQ:3185634884
- 作者:
- 来源: 同花顺
- 日期: 2015-10-22
- 浏览次数: 1171次
※央行开展1055亿MLF操作 降准仍有空间
2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央行当天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1055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表示,央行投放1055亿MLF,旨在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平稳资金面意图明显。“8月、9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近万亿,再加上10月财政存款上缴,规模预估为3000亿元左右,使得目前超储率很可能低于2%,此时释放MLF意在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和财政存款上缴的影响”。
不过,虽然央行通过投放MLF平稳资金面,但市场普遍认为,基础货币缺口仍大,后续仍有降准空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目前的货币政策操作中,迫切需要将量和价合并考虑。目前所展开的MLF操作,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补流动性的不足,但其过短的期限与贷款并不匹配;同时,其成本仍然偏高,从而导致解决融资难的有效性下降。
“因此,应该根据目前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的事实,继续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鲁政委说。
李奇霖还表示,从近期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看,金融机构口径的外汇占款与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相差4000亿左右,这可能因为大行代替央行在外汇市场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并于央行达成远期协议对冲。尽管该方式不会再当期减少基础货币,但在后续会使基础货币承压。预计后续会有50~100基点的降准空间。
尽管市场一致预期仍有降准空间,但对降息而言,空间似乎已经不大。鲁政委就认为,首先,目前企业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销售不畅,降低融资成本有积极作用,但不会让其状况根本改善。其次,目前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开,如果流动性与期限不匹配,即使降息也不足以有效降低利率。
※“华龙公司”组建方案上报 效仿高铁投标海外核电市场
以“华龙一号”技术为基础的中国核电技术将向世界输出。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大单中,价值约245亿英镑的中英欣克力角C核电项目合同引人注目,按照日程双方在伦敦时间21日下午签署合同。未来,在能源局牵头下,中广核和中核集团将组建成立“华龙公司”,专注核电出口。
外媒报道,根据中英双方签署的协议,欣克利角C项目由法电(EDF)控股主导开发,中广核集团与中核集团组成的中方联队共持有项目33.5%的股权,中广核将在中方投资中占领导地位。
上证报记者进一步从中广核集团获悉,英国当地时间10月19日,在第四届中英能源对话期间,中国广核集团所属通用核能国际有限公司(General Nuclear International)在英国伦敦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广核推进英国核电项目的投资平台,也是推动中英法三国在供应链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此外,英国当地时间10月19号,中核集团和英国国家核实验室签署了《成立中英联合研究与创新中心联合声明》,英方计划连续5年投资2500万英镑。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介绍,未来中英将在小型反应堆技术、退役后处理等整个核产业链,利用各自的产业优势,展开合作。
回顾中英核电合作,早在2013年10月份,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鼓励中英双方企业参与对方国家的核电项目建设。2014年3月,在中法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广核与EDF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工业合作原则协议(ICP)。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英国三个新建核电项目欣克利角C、塞兹韦尔 C和布拉德韦尔B,分别由中广核集团牵头的中方企业联队参股投资;中方联队参股投资、并提供设备供货,最后第三个项目实现中方控股开发,并以“华龙一号”技术为基础联合开展适应性设计修改,完成中国核电渐进式出海,从资金输出到产品输出到最终技术输出。首个欣克利角C项目预计2018年开工,是三十年以来英国首座核电站。
成立“华龙公司”致力海外开发
媒体报道,据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介绍,国家准备成立一个“华龙公司”,把现在各自搞的华龙技术,组到一个公司去,将来由这个“华龙公司”,到海外开发对外。
上证报记者获悉,此次成立华龙合资公司由国家能源局牵头,中广核和中核集团协商,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融合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掌握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核电出口竞标中统一主体,减少内耗。方案已经上报,合资公司筹备组人员已确定,原定9月底召开第一次项目协调会推迟到近期召开,如果顺利最快明年初挂牌成立。
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人士告诉记者,在欣克利角项目谈判过程中,英国对于中国有两家公司都称其技术为“华龙一号”,实际并不同颇有异议,且国家能源局希望核电出口能效仿高铁,由一个主体对外投标,方案统一不至于“打起来”。因此牵头成立华龙合资公司,先确定方案关键点,细节再进一步协商。
回顾华龙一号的融合过程,2013年4月,在国家能源局推动下,中核集团联手中广核集团,决定共同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型“华龙一号”,融合了中核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两种技术,2014年初中核和中广核分别宣称完成技术设计、具备开工条件,直到2015年4月首次联合对外发布。中核集团“华龙一号”福清首堆今年5月正式开工。
业界认为,中英合作的第三个核电项目布拉德韦尔B将采用“华龙一号”设计方案,如果“华龙公司”顺利成立,届时有望以“华龙公司”为主体参与该项目。由于英国后续两个项目预计每隔2-3年才会开工,“走出去”时间节点至少在2020年后。
不过,该公司具体持股比例等细节还未确定。一位长期跟踪核电的券商分析师告诉上证报记者,中核和中广核的“华龙一号”技术虽然设计理念一样,技术起源相同,但实际设计有很大差异,包括安全系统、堆芯长度等关键部件参数均不同,两者方案很难融合。如果确定成立合资公司,两家各投资50%占比的可能性比较大,会导致双方相互“扯皮”,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方案意向最早今年8月提出,目前进展不大。”他说。
※高通试水中国移动终端安全服务
以业务合作的方式,美国高通公司正式试水中国的移动终端安全服务产业。
10月21日,湖北上市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喻信息”,300205.SZ)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武汉果核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果核科技”)与QualcommTechnologies,Inc.(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Incorporated的全资子公司高通技术公司,下称“高通”)就共同推广公司移动终端安全解决方案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正式开展移动终端安全服务业务。
虽是两家子公司层面的合作,但双方在移动终端安全服务的框架合作计划已然出炉。天喻信息公告显示,高通将给予果核科技技术支持,使果核科技能基于高通芯片平台开发移动终端安全解决方案,并将该解决方案部署于使用高通芯片的移动终端上。双方就基于TEE(TrustedExecutiveEnvironment,可信执行环境)架构的移动终端安全业务共同投入,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分享行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这一合作方式被业内解读为双方将通过合资的方式合作。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双方的合作并未到合资阶段。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透露,此次合作是通过高通来解决芯片技术问题,然后在高通的芯片平台上部署完整的移动终端整体安全解决方案,最后双方共同向使用高通芯片的移动终端设备厂商推广这一业务,也就是说双方将基于TEE架构的移动终端安全业务共同投入,一起开拓市场。
天喻信息的技术优势
移动终端安全服务市场,对天喻信息来说并不陌生。
一知情人士透露,天喻信息作为国内研发生产智能卡、数据安全及相关附件产品的公司,此前专注于数据安全领域。早在2012年,公司已开始关注TEE移动终端整体安全解决方案以及安全应用的开发、运营服务。这一技术,公司已研发已推进多年,但此前,TEE技术应用范围相对较窄,目前才被视为当下针对移动终端的安全等级最高的一项技术,未来应用市场广阔,公司在此方面加大投入。
但若要将这一技术商业化,其需要找到载体,而其最初步的应用范围是高端手机方面。但从技术层面,天喻信息研发的TEE技术方案需要与手机芯片生产企业合作,借助对方芯片上开放接口后才能应用到手机上,以此形成产品在更广范围内应用。而天喻信息的短板是在手机市场并无积累,只能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推进。因此,在全球高端手机芯片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高通公司成为公司合作的首选目标。
对比同业,天喻信息并非一个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高通选择天喻信息的原因”,贺在华则指出,一方面是因为天喻信息在TEE领域已经建立了核心优势,另一方面天喻信息在国内金融以及移动支付等领域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不过更关键是,天喻信息和高通在手机可信业务方面有着共同的兴趣点,也都认为手机可信业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高通避免垄断的合作之举
对于曾因违反反垄断法被国家发改委处罚近10亿元美金的高通公司来说,基于TEE技术的高端手机芯片是一块新兴的市场,也是代表未来高端手机市场趋势。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高通公司若独自开发这一技术可能会在中国市场再度面临反垄断法的约束,若与一家中方背景企业合作,能避免上述问题。此外,天喻信息属于国内最早从事TEE技术研发的企业,其技术在行业内相对领先,与其合作,也可达到高通公司对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贺在华也认为,高通选择了天喻信息这样一家中等级规模的公司,与天喻信息合作,有利于高通向移动支付方向发展。
不过目前,还没有信息证明上述双方的合作具有排他性质。“目前,公司提供安全解决方案是合作的第一步”,贺在华指出,但双方合作最为核心的是提供应用,未来双方将共同开拓应用市场。而这一技术未来应用市场空间较大,下游商家包括有银行、第三方APP等,特别是未来TEE技术将会是下一代智能手机的标配,未来的应用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2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央行当天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1055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表示,央行投放1055亿MLF,旨在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平稳资金面意图明显。“8月、9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近万亿,再加上10月财政存款上缴,规模预估为3000亿元左右,使得目前超储率很可能低于2%,此时释放MLF意在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和财政存款上缴的影响”。
不过,虽然央行通过投放MLF平稳资金面,但市场普遍认为,基础货币缺口仍大,后续仍有降准空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目前的货币政策操作中,迫切需要将量和价合并考虑。目前所展开的MLF操作,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补流动性的不足,但其过短的期限与贷款并不匹配;同时,其成本仍然偏高,从而导致解决融资难的有效性下降。
“因此,应该根据目前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的事实,继续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鲁政委说。
李奇霖还表示,从近期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看,金融机构口径的外汇占款与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相差4000亿左右,这可能因为大行代替央行在外汇市场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并于央行达成远期协议对冲。尽管该方式不会再当期减少基础货币,但在后续会使基础货币承压。预计后续会有50~100基点的降准空间。
尽管市场一致预期仍有降准空间,但对降息而言,空间似乎已经不大。鲁政委就认为,首先,目前企业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销售不畅,降低融资成本有积极作用,但不会让其状况根本改善。其次,目前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开,如果流动性与期限不匹配,即使降息也不足以有效降低利率。
※“华龙公司”组建方案上报 效仿高铁投标海外核电市场
以“华龙一号”技术为基础的中国核电技术将向世界输出。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大单中,价值约245亿英镑的中英欣克力角C核电项目合同引人注目,按照日程双方在伦敦时间21日下午签署合同。未来,在能源局牵头下,中广核和中核集团将组建成立“华龙公司”,专注核电出口。
外媒报道,根据中英双方签署的协议,欣克利角C项目由法电(EDF)控股主导开发,中广核集团与中核集团组成的中方联队共持有项目33.5%的股权,中广核将在中方投资中占领导地位。
上证报记者进一步从中广核集团获悉,英国当地时间10月19日,在第四届中英能源对话期间,中国广核集团所属通用核能国际有限公司(General Nuclear International)在英国伦敦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广核推进英国核电项目的投资平台,也是推动中英法三国在供应链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此外,英国当地时间10月19号,中核集团和英国国家核实验室签署了《成立中英联合研究与创新中心联合声明》,英方计划连续5年投资2500万英镑。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介绍,未来中英将在小型反应堆技术、退役后处理等整个核产业链,利用各自的产业优势,展开合作。
回顾中英核电合作,早在2013年10月份,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鼓励中英双方企业参与对方国家的核电项目建设。2014年3月,在中法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广核与EDF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工业合作原则协议(ICP)。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英国三个新建核电项目欣克利角C、塞兹韦尔 C和布拉德韦尔B,分别由中广核集团牵头的中方企业联队参股投资;中方联队参股投资、并提供设备供货,最后第三个项目实现中方控股开发,并以“华龙一号”技术为基础联合开展适应性设计修改,完成中国核电渐进式出海,从资金输出到产品输出到最终技术输出。首个欣克利角C项目预计2018年开工,是三十年以来英国首座核电站。
成立“华龙公司”致力海外开发
媒体报道,据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介绍,国家准备成立一个“华龙公司”,把现在各自搞的华龙技术,组到一个公司去,将来由这个“华龙公司”,到海外开发对外。
上证报记者获悉,此次成立华龙合资公司由国家能源局牵头,中广核和中核集团协商,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融合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掌握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核电出口竞标中统一主体,减少内耗。方案已经上报,合资公司筹备组人员已确定,原定9月底召开第一次项目协调会推迟到近期召开,如果顺利最快明年初挂牌成立。
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人士告诉记者,在欣克利角项目谈判过程中,英国对于中国有两家公司都称其技术为“华龙一号”,实际并不同颇有异议,且国家能源局希望核电出口能效仿高铁,由一个主体对外投标,方案统一不至于“打起来”。因此牵头成立华龙合资公司,先确定方案关键点,细节再进一步协商。
回顾华龙一号的融合过程,2013年4月,在国家能源局推动下,中核集团联手中广核集团,决定共同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型“华龙一号”,融合了中核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两种技术,2014年初中核和中广核分别宣称完成技术设计、具备开工条件,直到2015年4月首次联合对外发布。中核集团“华龙一号”福清首堆今年5月正式开工。
业界认为,中英合作的第三个核电项目布拉德韦尔B将采用“华龙一号”设计方案,如果“华龙公司”顺利成立,届时有望以“华龙公司”为主体参与该项目。由于英国后续两个项目预计每隔2-3年才会开工,“走出去”时间节点至少在2020年后。
不过,该公司具体持股比例等细节还未确定。一位长期跟踪核电的券商分析师告诉上证报记者,中核和中广核的“华龙一号”技术虽然设计理念一样,技术起源相同,但实际设计有很大差异,包括安全系统、堆芯长度等关键部件参数均不同,两者方案很难融合。如果确定成立合资公司,两家各投资50%占比的可能性比较大,会导致双方相互“扯皮”,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方案意向最早今年8月提出,目前进展不大。”他说。
※高通试水中国移动终端安全服务
以业务合作的方式,美国高通公司正式试水中国的移动终端安全服务产业。
10月21日,湖北上市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喻信息”,300205.SZ)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武汉果核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果核科技”)与QualcommTechnologies,Inc.(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Incorporated的全资子公司高通技术公司,下称“高通”)就共同推广公司移动终端安全解决方案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正式开展移动终端安全服务业务。
虽是两家子公司层面的合作,但双方在移动终端安全服务的框架合作计划已然出炉。天喻信息公告显示,高通将给予果核科技技术支持,使果核科技能基于高通芯片平台开发移动终端安全解决方案,并将该解决方案部署于使用高通芯片的移动终端上。双方就基于TEE(TrustedExecutiveEnvironment,可信执行环境)架构的移动终端安全业务共同投入,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分享行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这一合作方式被业内解读为双方将通过合资的方式合作。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双方的合作并未到合资阶段。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透露,此次合作是通过高通来解决芯片技术问题,然后在高通的芯片平台上部署完整的移动终端整体安全解决方案,最后双方共同向使用高通芯片的移动终端设备厂商推广这一业务,也就是说双方将基于TEE架构的移动终端安全业务共同投入,一起开拓市场。
天喻信息的技术优势
移动终端安全服务市场,对天喻信息来说并不陌生。
一知情人士透露,天喻信息作为国内研发生产智能卡、数据安全及相关附件产品的公司,此前专注于数据安全领域。早在2012年,公司已开始关注TEE移动终端整体安全解决方案以及安全应用的开发、运营服务。这一技术,公司已研发已推进多年,但此前,TEE技术应用范围相对较窄,目前才被视为当下针对移动终端的安全等级最高的一项技术,未来应用市场广阔,公司在此方面加大投入。
但若要将这一技术商业化,其需要找到载体,而其最初步的应用范围是高端手机方面。但从技术层面,天喻信息研发的TEE技术方案需要与手机芯片生产企业合作,借助对方芯片上开放接口后才能应用到手机上,以此形成产品在更广范围内应用。而天喻信息的短板是在手机市场并无积累,只能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推进。因此,在全球高端手机芯片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高通公司成为公司合作的首选目标。
对比同业,天喻信息并非一个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高通选择天喻信息的原因”,贺在华则指出,一方面是因为天喻信息在TEE领域已经建立了核心优势,另一方面天喻信息在国内金融以及移动支付等领域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不过更关键是,天喻信息和高通在手机可信业务方面有着共同的兴趣点,也都认为手机可信业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高通避免垄断的合作之举
对于曾因违反反垄断法被国家发改委处罚近10亿元美金的高通公司来说,基于TEE技术的高端手机芯片是一块新兴的市场,也是代表未来高端手机市场趋势。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高通公司若独自开发这一技术可能会在中国市场再度面临反垄断法的约束,若与一家中方背景企业合作,能避免上述问题。此外,天喻信息属于国内最早从事TEE技术研发的企业,其技术在行业内相对领先,与其合作,也可达到高通公司对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贺在华也认为,高通选择了天喻信息这样一家中等级规模的公司,与天喻信息合作,有利于高通向移动支付方向发展。
不过目前,还没有信息证明上述双方的合作具有排他性质。“目前,公司提供安全解决方案是合作的第一步”,贺在华指出,但双方合作最为核心的是提供应用,未来双方将共同开拓应用市场。而这一技术未来应用市场空间较大,下游商家包括有银行、第三方APP等,特别是未来TEE技术将会是下一代智能手机的标配,未来的应用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上一篇: 【晨讯】20151023
下一篇: 【研究】宏鼎观点1020
Copyright © 深圳宏鼎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62544号
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二道6号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网站建设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