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同花顺
  • 日期: 2016-11-01
  • 浏览次数: 1899
医药流通行业洗牌在即 上万家公司或被淘汰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1.3万家批发企业退出1万家,剩下3000家可能是比较理想的状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其中在医药产业中指出,要推进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升级,提高流通市场集中度,形成一批跨国大型药品流通企业。截至目前,国内医疗流通企业有1.3万家,但真正合规的不到三千家。
  1029日,在第八届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暨2016医药产业创新论坛上,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吴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我国80%药品批发量集中在前100家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一些批发企业是活不下来的。但市场经济在药品批发领域失灵了,优者胜不出,劣者淘不掉。
  吴浈表示,流通领域整治要解决流通环节多的问题,推出两票制、打击挂靠走票,必须全流程改革,加强监管,包括使用单位合理用药等。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已有200多家医药商业企业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SP)被收回,或《药品经营许可证》被吊销。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通过整顿之后,大量不合规的企业将被淘汰,也将提高流通市场集中度。“十三五”规划亦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全国范围将产生超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全国性、区域性大型骨干药品流通企业,且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的药品流通企业将明显增多,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医药流通行业面临挑战
  《纲要》指出,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规范医药电子商务,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发展模式;推广应用现代物流管理与技术,健全中药材现代流通网络与追溯体系;落实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主体地位,鼓励联合采购;建设遍及城乡的现代医药流通网络,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按《纲要》所示,药品流通行业的地位将加强,但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生存将是大多数流通企业最大的问题。它要求药品流通企业规模巨型化,行业集中垄断化,服务能力多样化,供应链管理智能反馈,成本控制国际级,并形成国际一流的巨型企业。
  实际上,CFDA也在对于医药流通行业进行相关整顿,5月份发布了关于流通领域专项整治公告。7月,国家卫计委、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人社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CFDA等九大部委联合下发《2016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要点》。
  在上述论坛上,CFDA副局长吴浈指出,CFDA将在流通领域整治解决流通环节多的问题,推出两票制、打击挂靠走票,必须全流程改革,加强监管,包括使用单位合理用药等。“如果不下决心整治乱象问题,中国药品质量要从根本上进行保障,肯定很难。”
  在最近CFDA对药品流通的大整治中,仅一个月已有近百家商业公司被注销、数百家商业公司被列入严查对象,整治风暴仍在各地持续。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已有200多家医药商业企业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SP)被收回,或《药品经营许可证》被吊销。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指出,两票制实施后,主营业务为“倒票”的上千家医药商业企业将关门倒闭,医药商业领域的并购重组浪潮正风起云涌。
  如7月,益佰制药向康德乐出售从事流通业务的子公司益佰医药75%的股权,公告中明确表明出售原因:受医药市场环境变化特别是两票制推广,公司的产品销售平台益佰医药功能发生了变化。
  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在两票制的冲击下,像益佰制药出售旗下规模不大、盈利不佳的流通企业给大型商业流通企业,是大势所趋,未来或会有更多的企业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上述分析师指出,正在落地的两票制和其他财税政策的实施,将使得药厂用于“渠道”的费用会高度透明化,中小医药流通企业将因此面临生存危机。
  为此,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在商业公司整合的过程中,被吊销、注销或因业务减少进而倒闭企业的数量会逐渐增多,一些代理商可能直接面临被上游企业收购、转行或者淘汰出局的命运。
  实际上,如果要提高流通市场集中度,必然会掀起一次整顿规范潮,以淘汰不合规的企业。此前,CFDA安全监管司司长李国庆曾指出,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1.3万家批发企业退出1万家,剩下3000家可能是比较理想的状况。
  吴浈表示,我国80%药品批发量集中在前100家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一些批发企业将无法存活,但事实上这些批发企业不仅活着,还活得很好,这就造成了悖论:市场经济在药品批发领域失灵了,优者胜不出,劣者淘不掉。
        
路线图: 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超1500万辆
 
 去年,《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车(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为明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引导企业创新活动,今年1026日,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正式对外发布,并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描绘出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
  在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上,技术路线图以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要突破口,全面推进汽车产业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高品质。
  其总体目标是,至2030年,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提出的“2030年达峰”的承诺和汽车产业规模达峰之前,在2028年提前达到峰值。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未来发展总体目标之一是使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初步实现电动化转型。”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在会上表示。
  为了加速上述目标实现,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表示,工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对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的优惠,包括对1.6升节能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延续,目前正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政策的优化调整工作。
  分阶段实现“小目标”
  去年,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根据机动车合格证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7.9万辆,约占汽车总产量的1.5%,标志着我国从市场导入期向快速发展期迈进。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依然不减,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出达46.1万辆,同比增长83.7%
  而且,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进步的支撑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牵引带动下,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显著提高,以吉利帝豪为典型的A级车在整备质量低于1600kg的前提下,行驶里程突破250km,并进入批量生产。
  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技术路线图清晰介绍了纯电动与插电混合动力方面的总体发展思路。主要内容如:以中型及以下车型规模化发展纯电动乘用车为主,实现纯电动技术在家庭用车、公务用车、租赁服务以及短途商用车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以紧凑型及以上车型规模化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为主,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在私人用车、公务用车以及其他日均行驶里程较短的领域推广应用;此外,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突破发展支撑整车竞争力提升,并实现关键部件批量出口;
  以覆盖全国的充电设施与服务网络建设支撑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
  此外,国家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详细介绍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三个阶段性目标。
  到2020年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2025年达到3500万辆,2035年达到3800万辆;而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从20205/100km2025年降至4/100km2030年降至3.2/100km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总销量7%2025年超过15%2030年超过40%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020年要达到210万辆、2025年要超过500万辆,2030年将会超过1500万辆。
  不过这一销量预期在业内看来,合理但偏于保守。1030日,长安汽车研究院副院长谭本宏对记者表示,“技术路线图给出的新能源车辆比例是合理的,这一预期很有可能实现,不过这与技术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
  早在1010日,在前途汽车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当天,董事长陆群在其北京总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电动汽车销量的拐点将出现在2017年。“我认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不止200万辆,2020年充电桩会超过1000万支。”
  2020年竞争格局初现?
  “我们非常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因为从汽车产业的角度来讲,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有可能帮助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朱江1027日在哈佛商业评论年会上表示。
  其实,我国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一直寄予厚望,并出台多项鼓励政策“浇灌幼苗”。从技术路线图上来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将承担起非常重要超越和引领作用:2020年,我国要打造明星车型,进入全球销量排名前十;到2025年,我国将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
  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自主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并培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同时,我国将建成大于4.8万充换电站,超过8000万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实现8000万辆。
  不过有专家预测,2020年补贴政策退坡后,我国自主品牌将与外资品牌就会迎来真正的短兵相接。其实今年,火药味已经十足。
 
※为把控原料杉杉入股巨化凯蓝 锂电池有产能过剩风险
 
   对于公司此次增资入股巨化凯蓝的目的,每经投资宝曾于1024日下午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杉杉股份,与公司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有所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据每经投资宝了解,目前锂电池原材料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对于这个问题,应当如何化解呢?
  锂电池原材料产能过剩
  对于公司此次对巨化凯蓝增资入股的目的,公司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去年以来,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公司主要从原材料供应的把控角度出发作出的此次投资决定。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两旺,锂电池电解液原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自2015年下半年起开始大涨,仅几个月的时间,一吨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就由最初的几万元上涨到40万元。在六氟磷酸锂价格大涨的刺激下,各大厂商纷纷开始扩产。而随着扩建产能的逐渐释放,以及2016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热度的逐渐下行,产能过剩的风险开始出现苗头。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7月,每经投资宝就曾在《六氟磷酸锂产能现过剩苗头 产业链下游个股或将受益》的报道中提示六氟磷酸锂产能过剩的风险,现如今这个风险也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共识。在此次杉杉股份发布的公告中就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猛增,201510月后六氟磷酸锂价格出现较大涨幅,产业资本纷纷进入该行业,预计随着2017年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六氟磷酸锂供需将发生变化,届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产能过剩情况。
  此外,在多氟多此前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多氟多在回答调研对象的问题时表示:目前,六氟磷酸锂价格市场报价在40万元/吨左右,供需稳定。2017年,受下游需求增长和新项目投产供应增加的双重影响,供需关系可能稳中会有变。
  值得关注的是,每经投资宝在与上述杉杉股份内部人员交流的过程中还了解到,目前不仅六氟磷酸锂,包括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在内的多种锂电池原材料,均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那么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化解呢?
  市场是相对性结构性过剩
  既然杉杉股份在公告中已披露了相关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那么对于这部分风险,杉杉股份是如何考虑的呢?上述杉杉股份内部工作人员表示,投资前都进行了可研(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也是考虑了现有产能和未来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可能等市场起来了,再去做相关的工作。她同时表示,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关键点还是要看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因为市场是一种相对性、结构性的过剩,不是说所有产品都过剩。
  对于相关原材料存在的产能过剩风险,每经投资宝记者还咨询了几位业内人士,发现他们对破解产能过剩风险有较为一致的看法。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产能过剩的风险一方面和多家公司的大规模扩产计划有关,另一方面也跟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外发生的变化有关。例如,在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经预测,2016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达到70万辆。然而截至今年6月份,新能源汽车仅销售了17万辆。因此,今后产能是否过剩还是看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此外,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也给整个产业“降了降温”。简单地说,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还得看整个产业今后的发展。
  那么,在目前状况下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的方法是什么呢?又或者说,今后整个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哪些因素呢?对于这个问题,几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在目前情况下还是得看今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
上一篇: 【晨讯】20161107
下一篇: 【晨讯】20161026

Copyright © 深圳宏鼎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62544号
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二道6号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