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
  • 日期: 2016-07-07
  • 浏览次数: 1540

千份业绩预告感知行业“冷暖”
 
   截至7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已有1087家公司通过临时公告、一季报等方式预告2016年上半年业绩状况。尽管整体经济仍处于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但上述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在上半年整体表现良好,其中有715家公司因业绩保持、改善或提高而“报喜”,占比高达65.78% 
  2016年行至半程,上市公司上半年成绩单“预披露”进入高峰期。截至7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已有1087家公司通过临时公告、一季报等方式预告2016年上半年业绩状况。尽管整体经济仍处于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但上述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在上半年整体表现良好,其中有715家公司因业绩保持、改善或提高而“报喜”,占比高达65.78%
  究其原因,资产重组并表、行业冷暖变迁以及此前基数较低是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分析人士表示,“上半场”竞争格局已基本成型,梳理其间行业冷暖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对下半年的行业趋势做出预判。
  三大因素助推业绩
  宜华健康则属于第二类情况。公司预计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为8.5亿元至9.5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113万元净利润,大幅增长751.21倍至839.7倍。对于业绩巨幅预增的原因,公司表示,收益主要来源于报告期内出售房地产开发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
  而预计扭亏为盈的*ST新都上半年业绩大幅预增,则主要源于公司此前的业绩基数较低。公司披露,预计201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200万至300万元,考虑到上年同期数据为-1052.65万元,则同比增幅将为1252.65%1352.65%
  “新兴”发力+“传统”反转
  具体分析各个行业,新兴行业持续发力、传统行业触底反弹的态势均较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行业龙头表现持续向好。
  在新兴产业中,TMT板块的成绩较为出色。其中,在传媒行业已披露业绩预告的37家公司中,业绩向上(预增、扭亏、略增)的公司共有27家,占比约72.79%,包括11家预增、6家扭亏、10家略增;在电子行业已披露业绩预告的75家公司中,业绩向上的公司共有48家,占比约为64%,包括21家预增、7家扭亏、20家略增。
  记者梳理发现,TMT板块中不少业绩同比增幅较大的公司均直接受益于重组转型。以深大通为例,其预计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000万元至88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89.58万元同比增幅超过90倍,主要源于公司2015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转型广告传媒业务。
  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得益于主业爆发。骅威文化预计201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761.14万元至10981.29万元,同比增长300%350%。公司表示,公司整体业务协同发展,影视作品播放及游戏产品陆续上线,使公司整体利润同比大幅度上升。
  再看传统产业,房地产、化工、钢铁等行业的表现较去年大有起色。以钢铁行业为例,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12家公司中,有4家扭亏、2家预盈、1家预增、2家略减。从其已经披露的业绩数据分析,盈利最少的公司也有至少1500万元的净利润,而增幅最大的为三钢闽光,其业绩比上年同期增长188%238%,净利润为2.37亿元至3.71亿元。对此,公司表示,今年1月至4月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明显提升,钢材价格出现上涨,由此改善公司盈利状况。此外,公司通过资产重组降低了钢材成本。
  部分行业低迷依旧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转型发展的大潮中,仍有部分行业有着不小的下行压力,上半年业绩表现颇为低迷。
  以采掘行业为例,该行业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共有20家,其中3家首亏、7家续亏、3家预减、2家尚不确定,占比超过七成。例如,露天煤业虽然预告净利润将实现1.18亿元至1.97亿元,但比上年同期将下降50%70%;仁智油服、准油股份则将分别持续亏损3500万元、2000万元。
  对于业绩下降原因,这些公司大都将之归咎于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以露天煤业为例,其表示主要是由于煤炭售价降低、电厂发电量减少、上网电价降低的影响。
  “同病相怜”的还有商业贸易、机械设备等行业,业绩“报忧”公司的占比均超过40%。已披露业绩预告的26家商业贸易公司中,分别有3家预减、4家略减、2家首亏、3家续亏;而已披露业绩预告的107家机械设备公司中,分别有8家预减、15家略减、11家首亏、10家续亏。
  以宏磊股份为例,其披露公司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500万元至-30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40万元同比降幅高达1717.65%982.35%。对于业绩下滑原因,公司表示,国内经济普遍放缓,持续低位运行,市场需求疲软,行业竞争更趋激烈,影响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人士看来,受累于市场的低迷或产品价格的下跌,采掘、商业贸易、机械设备等行业仍将在下半年面临不小的压力,短期来看业绩拐点尚不明朗。
         
上海家化携手京东 发力电商应对业绩大考
 
       76日上午,在京东集团总部,上海家化宣布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家化董事长谢文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双方将在营销、大数据与供应链三个维度展开深入合作。
  实际上,在前一晚,上海家化即发布了双方拟合作的公告,并表示本次与京东的合作预计对公司2016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不构成重大影响。但特意写出了2015年度及2016年第一季度电商营收情况,分别为5.57亿元、1.32亿元,占总营收比分别是9.5%8.59%
  据了解,上海家化布局电商也有多年,不过从总营收看其占比并不算多。日化专家冯建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这与上海家化的体制及产品线有关,这也是掣肘上海家化未来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位日化行业专家及日化品牌负责人指出,从2015年开始,日化行业增长放缓,部分企业成负增长,2016年行业压力更大。而上海家化在大环境增长放缓下,能否通过电商的布局来实现突破,有待市场检验。
  再度布局电商
  据了解,双方将在多方面达成合作,如实现上海家化旗下品牌各旗舰店在京东平台的销售增长;协助上海家化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零售体系等。
  谢文坚表示,上海家化不仅将电商渠道视为一个助推业务发展的销售渠道,更寄予通过数字化营销实现全品牌“融合”全渠道的使命;而京东商城CEO沈皓瑜亦表示,双方合作不仅有助于上海家化的线上布局,也将为京东超市美妆、母婴、个护清洁品类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事实上,除了牵手京东,上海家化还在2015年上海家化与阿里巴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设立天猫旗舰店。
  上海家化之所以积极布局电商,是因为其产品大多以百货渠道、商超渠道为主渠道。
  2015年消费品行业面临商超及百货渠道增速放缓的挑战。尼尔森的零售调研报告显示,商超渠道中大卖场的渠道整体在2015年出现下降;中怡康数据系统显示,2015年中国的百货系统化妆品销售增长趋缓,其中护肤品部分趋于零增长。
  产品线结构掣肘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家化电商发展并非如预期中迅速。其中,在20147月份,上海家化电商团队中20余名高管集体辞职,对此有上海家化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电商部门业绩表现不符合预期,而且与业务单位沟通脱节。
  之所以不达预期,冯建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这主要是与上海家化的内部体制有关,另一重要方面则是其产品线的问题,上海家化有五大品牌即佰草集、六神、美加净、高夫和启初,其中,销量最好的是六神及佰草集两个品牌。
  “六神贡献现金流,因为其价格比较便宜,毛利率低;而佰草集则是上海家化高端产品,是主要利润的贡献者。在电商上,价格是主要因素之一,六神不可能以低价换量,这会冲击线下;而佰草集,则是品牌价格、推广等方面都相对保守。”冯建军指出。
  而另一位本土化妆品品牌负责人则指出,电商消费群体未来更多是年轻人,而此前上海家化电商在品牌定位及传播方面与其他近年崛起的本土品牌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佰草集虽然主打高端方向,但这两年来国际品牌亦在大力发展电商,上海家化产品面临很大的竞争。
  其中,上海家化产品还面临来自韩国化妆品的竞争。
  上海家化在2015年年报中表示,韩国仅次于法国成为中国第二大化妆品进口来源国,韩系品牌随热播韩剧广泛传播,通过海淘代购等方式快速渗入市场。其中不乏多个天然植物系品牌构成对上海家化品牌的直接竞争。
  对此,上海家化电商总经理郭丁绮向记者表示,上海家化也在针对年轻人市场进行相关产品研发、布局等。
  业绩增长隐忧
  谢文坚要直面的,还有上海家化的业绩问题。
  2015年上海家化实现营业收入58.46亿元,仅增长9.58%,剔除出售天江药业的投资收益等,上海家化2015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仅为8.1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甚至下滑了6.38%,出现了11年来的首次下滑。
  谢文坚在不久前向媒体回应称,2015年市场增速已较制定目标时有所放缓,2018年完成120亿元的目标确实是个很大的挑战。
  而另据记者了解,上海家化子公司代理销售花王的合同将于今年底到期,并且不再续延。
  上海家化财报显示,2012-2015年公司每年代理花王业务的营业收入占其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25%
  对此,郭丁绮向记者表示,花王业务的终止对上海家化未来的营业收入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净利润没有重大影响,因为代理利润有限。
 
※暴风集团直面财报质疑 CFO详解分拆上市动机
 
     据2015年年报显示,暴风集团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68.85%,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313.32%。但值得注意的是,在1.73亿元的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占到了1.19亿元,扣非后的净利润只有5309万元。
  而对于暴风集团2015年财报的有关质疑则主要集中在三点:第四季度可以比肩前三季度营业收入总和的高额收入;暴风统帅的1.27亿元的商誉;暴风集团此前2015年年报中1.19亿的非经常性损益存在质疑。
  实际上,对资本市场而言,暴风集团一直是一家备受争议的公司,自从去年324日上市之后,从7元的发行价连拉36个涨停,股价一路飙升至327元,被冠予“妖股”的称号,其后其欲收购影视明星吴奇隆、刘诗诗等人所持有的有关影视资产又备受市场争论。而其自身业务布局的VR、互联网TV、直播和体育,又无一不是资本追逐的热点。
  暴风集团CFO毕士钧近日直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有关财报质疑一一回应。
  财报是公司战略的体现
  据暴风集团年报显示,其2015年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3.03亿元,接近前三季度营业收入总和3.49亿元,也就是说前三季度九个月才完成的收入总量,第四季度几乎只用三个月便完成了,于是便有质疑认为第四季度的收入或有“揠苗助长”的可能。
  “要看懂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要了解公司的战略布局。从VRTV、包括体育,这些战略的执行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暴风的收入构成会有很大的变化。”毕士钧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因为从去年4季度开始的,其在2015年并购的深圳暴风统帅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正式并表,所以可以看到在主营收入里面,电视占到的比重会越来越多,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第四季度收入比较高的原因。
  “第四季度收入有3个多亿,但实际上一分析,这3个亿里面有1.2亿都是电视的收入,这是由于公司战略导致的公司收入构成的变化,如果不了解公司战略的话,就不会了解财务报表。”毕士钧表示。
  对于暴风集团的商誉从2015年期初的291.06万元激增至1.62亿元,其中通过并购深圳暴风统帅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暴风统帅)形成了1.27亿高额商誉,同时高额的商誉并没有进行计提。
  毕士钧就此回应称:“暴风统帅形成的商誉,就是当时花1.3亿买这个公司股份时候形成的商誉,从财务来讲没有任何问题。商誉计提这是一个财务问题了,当你觉得你买的东西将来的经营情况可能不是太好,出于谨慎原则,要预提一定的损失。但实际上我们公司发展得非常好,这个时候计提什么商誉呢?”
  据暴风集团2015年年报,暴风统帅虽然实现了近1.25亿元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却为负2273万元。另在6.18京东大促活动中,暴风TV位列互联网电视销量第二名,仅次于乐视。
  暴风魔镜或分拆上市
  除了上述对于第四季度营收和有关资产商誉的质疑,暴风科技高额的非经常性损益也成为了关注焦点,据2015年报显示,其当年1.73亿元的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便占到了1.19亿元,而其中1.04亿元的投资收益是通过转让子公司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暴风魔镜)的股权同时将剩余股权重新计量获得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在20158月暴风集团拟将持有的11%的暴风魔镜股权转让给暴风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黄晓杰(现任暴风魔镜CEO)。其中向暴风控股转让5.5%的股权,对价为人民币1683万元,向黄晓杰转让5.5%的股权,对价为人民币1683万元。本次股权转让后,公司还持有暴风魔镜19.84%股权。
  通过上述股权,暴风魔镜股东全部权益的市场价值估值对应值便达到了3.06亿元。
  “做事情必须依靠团队,这样的方式才能把事情做起来。把股份转让给团队的过程中产生了利润,利润分两部分:一是转让本身的价差产生的利润,这是投资收益。第二就是从会计准则来讲,没有转让的19.84%股权要有一个估值调整,这又会产生利润。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有1.04亿的非经常性损益,这个利润其实我不想要,因为是很虚的。但是从财务来讲,这又不能不计,因为会计准则这么要求。”毕士钧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持股比例不足20%,在2016年的一季报中,暴风魔镜未计入公司亏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剥离暴风魔镜除了出于为避免拖累母公司财务报表的考虑外,背后也或存在着暴风魔镜单独上市的诉求。
  “将暴风魔镜的相对控股权转让出去后,其另一个主要目的也是希望有关资产从公司里拆出来通过发展单独上市,这也才符合现在暴风魔镜中各股东利益的要求。”一位接近暴风魔镜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上一篇: 【晨讯】20160713
下一篇: 【晨讯】20160706

Copyright © 深圳宏鼎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62544号
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二道6号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